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追究领导干部在扫除“黄、赌、毒”工作中失职、渎职责任的暂行规定

时间:2024-06-17 12:40:36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97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追究领导干部在扫除“黄、赌、毒”工作中失职、渎职责任的暂行规定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追究领导干部在扫除“黄、赌、毒”工作中失职、渎职责任的暂行规定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坚决扫除卖淫嫖娼、色情活动和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以及赌博、吸毒贩毒(以下简称“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以及中央五
部委《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若干规定》的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扫除“黄、赌、毒”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公安、工商、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卫生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扫除“黄、赌、毒”的日常工作由县(市、区)、乡镇(街道)负责组织落实,党政主要负责
人为第一责任人,公安局长、派出所长为第二责任人。凡辖区内“黄、赌、毒”活动情况严重,长期未能解决的,要追究市、县(区)有关领导的责任;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引咎辞职,其中情节、后果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第三条 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或者党纪、政纪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负责的地区、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当年度评先受奖、晋职晋级的资格。
(一)贯彻上级扫除“黄、赌、毒”活动的措施不力,致使扫除“黄、赌、毒”工作的各项措施不落实,经上级批评仍无明显改变的;
(二)对本辖区扫除“黄、赌、毒”工作重视不够,领导不力,致使有关职能部门机构不健全,力量不足,互相推诿扯皮,影响扫除“黄、赌、毒”工作有效开展的;
(三)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不正确,宏观管理不力,致使辖区内“黄、赌、毒”活动严重或发展蔓延的;
(四)对群众反映强烈或者上级责令查处的“黄、赌、毒”活动,不及时部署查处,造成恶劣影响的;
(五)对本辖区严重的“黄、赌、毒”案件隐瞒不报或作虚假报告的;
(六)利用职权或者工作便利,为被查处的“黄、赌、毒”行为人或者经营者说情,干扰、阻挠案件查处工作的;
(七)对单位开办或者出租的经营场所的“黄、赌、毒”活动放任不管,甚至包庇、纵容、提供方便、通风报信的;
(八)本人参与或者支持、庇护亲友经营“黄、赌、毒”活动场所的。
第四条 各级公安、工商、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卫生等职能部门,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对所管辖的经营场所,不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严格审批和监管,致使经营场所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和违法经营;对辖区内发生的“黄、赌、毒”活动失察,情况
不明;不负责任,互相推诿;该报告的不报告,该查处的不查处,该取缔的不取缔;甚至利用职权参与、支持、纵容、庇护“黄、赌、毒”活动,干扰、妨碍查处“黄、赌、毒”活动的,视情节对直接责任者和负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党纪、政纪处分;不适合原岗位工作的要进
行调整,并不得易地任职。
第五条 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工商、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卫生等职能部门,要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六条 本规定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七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1998年10月23日

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全市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的决议

湖北省荆州市人大常委会


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全市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的决议
(1997年7月31日荆州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0次会议通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加大法律监督力度,保证宪法、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促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就在全市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简称“两制),特作如下决议:
一、充分认识实行“两制”的重要意义。实行执法责任制,就是把已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按其性质和内容,逐级确定执法主体,明确执法责任,并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和考评办法,把各部门的执法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实行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就是对执法违法的单位和责任人,根据不同性质和原因,追究其相应的纪律及赔偿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实行“两制”是深入开展依法治市的重要措施;是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改善执法状况的有力手段;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此,实行“两制”对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和全民的法律意识,提高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执法水平,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执法主体,强化执法责任。“一府两院”要制定实行“两制”的实施方案,把握执法重点,确定执法主体,明确执法责任。各执法部门要针对自己所执行的法律、法规制定执法目标,建立健全一系列学习、宣传、培训、考核、执法程序、监督检查、考评、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和奖惩等制度,明确执法部门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要采取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执法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做到层层明任务,人人明
职责。对执法违法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要依法追究责任,严肃查处。
三、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实行“两制”是一项新的涉及全社会的重要工作。各级行政、审判、检察机关及执法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实行“两制”的责任感。要把实行“两制”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实行“两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探索和总结,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各新闻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实行“两制”的宣传力度,保证“两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督促和检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实行“两制”工作的监督检查,要把推进“两制”工作与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视察、执法检查、特定问题调查、质询、评议等监督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有关对口单位落实“两制”的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同时,人大常委会要制定相应的监督办法,完善监督措施,促进“两制”工作在我市全面实施。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简化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简化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3年3月19日 汇发〔2003〕43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

  为贯彻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2]24号)的有关精神,做好取消境外投资外汇风险审查和汇回利润保证金两项行政审批的后续监管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简化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手续。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投资主体开展境外投资,需购汇或从境内汇出外汇的,应事前报所辖地外汇分局(外汇管理部)进行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全部以实物投资的项目、援外项目和经国务院批准的战略性投资项目免除该项审查。

  二、投资主体申报外汇资金来源审查时,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填写《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申请表》(参考格式见附件1);

  (二)境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经工商管理部门年审合格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年度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

  (五)外汇资金来源证明,包括:使用自有外汇资金的,应提供有关外汇账户的开户批准文件和最近一期的余额对账单;使用国内商业外汇贷款的,应提供投资主体与贷款行签定的贷款意向书、贷款行的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使用援外合资合作基金外汇贷款、外贸发展基金外汇贷款等国内政策性外汇贷款的,应提供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用该项政策性资金的批准文件;

  (六)视情况要求的其他材料。

  所辖地外汇分局(外汇管理部)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受理申请并作出批复(参考格式见附件2),超过现行审核权限的要上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核。

  三、各外汇分局(外汇管理部)应重点做好境外投资外汇登记和资金购付汇的审核,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统计监测,并严格执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境外投资联合年检暂行办法》。

附件:
1、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申请表(参考格式)
  2、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外汇管理部)关于对投资设立××公司进行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的批复(参考格式)(略)

二OO三年三月十九日